推荐

qrc
 

第六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媒体:中国林业新闻网  作者:内详
专业号:朱峰 2015/11/30 8:48:45

一等奖 铁皮石斛良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项目第一完成人 斯金平教授 项目针对繁殖难、种植难、产品单一等产业化关键问题,历时18年的研究,申请发明专利24项,获得授权9项;发表学术论文31篇,出版专著2部,形成了系列原创性成果。 繁育技术创新。研究发现了铁皮石斛自交不育、花粉粘性低与高活力期短、花结构特殊等自然结果率低的主要原因,通过人工授粉,结果率达到82.6%,每个蒴果有效种子达5000粒以上;通过创新技术的综合应用,种苗培育期仅需150天-180天,能耗降低70%,空间利用率提高30%。 品种创新。收集全分布区铁皮石斛种质资源305份,建立了最丰富铁皮石斛种质资源库,繁育出育种群体;建立了功效成分分析的技术体系,并被国家行业标准采用;研究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功效成分的遗传基础,揭示了其遗传多样性。通过子代测定育成了国家首个铁皮石斛品种——“森山1号”,2014年育成“晶品1号”,品质更好、产量更高,特别是生态适应性强,适合活树附生、崖壁附生等原生态栽培。 栽培技术创新。研究了基质、光水气温等关键因素与铁皮石斛生长发育、功效成分动态变异的关系,形成了基质选择、光水气温调控、采收方法与季节等栽培关键技术;建立了人工活树附生种植、悬崖种植、立体种植等近野生栽培模式,制定了《铁皮石斛栽培技术规程》行业标准。 开发出铁皮枫斗冲剂、胶囊、葆真片、浸膏、口服液、饮料等保健品及系列化妆品,并工业化生产,延长铁皮石斛产业链。 近3年累计繁育种苗10.6亿株、新建基地1.79万亩,新增销售额22.48亿元、利润5.44亿元、税收4426.7万元。项目辐射至全国18个省市,支撑了百亿级产业的发展,并在服务大健康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挽救濒危的铁皮石斛、废弃松树皮的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生态效益,特别是林下栽培亩产值可达10万元,建立了一种不砍树也能富的新模式。 一等奖 云杉属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优化创新与繁殖体系的构建 项目第一完成人 王军辉研究员 项目从云杉属物种众多、广域分布特性入手,着手于世界性多水平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制定了以种质资源收集为基础,种的选择先行,种间有性创造、无性利用的杂种优势利用总路线,实施家系林业和无性系林业,构建了引、选、育、繁一体化的云杉遗传改良新体系。 以全球格局多水平收集保存云杉属种质资源,建成遗传多样性高、容量超大的国家级种质库。 系统研究了世界云杉的地理分布、生态生物学和分子基础上的系统学,以形态、物候、适应性、生长、子代测验为依据,初步选育优良核心种质300份。确定了我国各云杉栽培区的近期适生种和家系,选出极具速生性、观赏性和适应性的欧洲云杉、白云杉及蓝云杉等优良种源、家系和无性系,提前了我国云杉良种化的进程,可使生产力至少提高20%以上。 明确了我国云杉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富集区及构建核心种质的样本策略,为云杉优异种质的原地、异地及设施保存提供了理论依据。 构建了以延长光照为主导的光温水肥综合调控强化育苗体系,加速了育种进程,为我国云杉育苗现代化加速良种推广提供了样板。 构建了主要云杉属树种生产规模无性扩繁和体胚增殖体系,营建了示范性选种性和生产性采穗圃0.5公顷,欧洲云杉扦插生根率达85%以上,培育3年即可达国家标准质量水平。创新性地提出了云杉体胚干化处理方法,为我国云杉家系和无性系林业开拓了道路。 项目获省地市级科技进步奖11项,获国家级林木良种1项、省级林木良种3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制定地方标准5项,培养研究生8名,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81篇,其中SCI 13篇。在甘肃小陇山建成国家云杉种质资源库1处、国家云杉繁育技术推广示范基地1处,试验示范推广点15处,培育优质苗木350万株,在甘肃、湖北、青海、黑龙江等9个省区推广应用2540公顷,新增产值6500万元,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一等奖 长江上游岷江流域森林植被生态水文过程耦合与长期演变机制 项目第一完成人 刘世荣研究员 项目以长江上游岷江流域为主要研究基地,开展了森林植被对流域水文过程影响及其调控机理研究,建立不同尺度生态学过程和水文学过程的整合机制及推绎模型,分析森林植被时空变化对流域径流量的长期影响,以及对森林水源涵养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影响程度,森林植被生态学过程与水文学过程的尺度转换技术。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流域植被、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格局变化规律,流域降水、水文过程的时空模拟方法;流域大尺度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构建与大尺度蒸散的模拟方法;利用动态的、基于物候变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定量反映植被结构、格局和功能的时空变化,在景观尺度上提出了植被生态学过程和水文过程的耦合方法;发展了多源生态水文模型的框架,基于SWAT建立SWAT-Minjiang和基于IBIS模型的动态植被-水文模型(IBIS-Minjiang),模拟了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森林植被和水文响应过程等等。 项目首次在大流域尺度实现森林植被生态-水文过程的耦合,揭示了森林植被格局-生态水文过程动态变化机制及其尺度效应,发展了森林生态水文多尺度观测与跨尺度模拟的理论与方法,推动了多尺度空间生态水文学的发展,提高了流域生态水文学过程及其变化机制的非线性和复杂性的科学认识,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决策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成果发表了论文97篇,其中SCI论文28篇,专著、图集及章节4部,技术发明专利2项。项目成果被《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的总论卷、战略卷和森林问题卷等采纳和引用;被孙鸿烈院士主编的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生态系统研究》中关于森林生态系统部分采纳;被中国工程院编写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第七卷“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中第一篇“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研究综合报告”和第五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引用采纳。 一等奖 油茶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项目第一完成人 刘君昂教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资助下,历经10余年产学研联合攻关,建立了以油茶营林技术为基础、生物防控技术为核心的油茶主要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 主要研究成果: 一是首次发现油茶炭疽病的病原为复合型病原菌,主要病原是 C.fructicola,其中C.fructicola、C.siamense、C. boninense为首次在油茶上发现;病菌在不同地区间扩散是以无性繁殖方式为主,病菌种内存在重组和种间存在杂交现象。 二是筛选出油茶优良抗病品系:赣447、赣石83-4、湘林82号和湘林210号(国家审定品种)。 三是从油茶根际分离筛选出高效固氮菌、解磷菌和解钾菌等功能菌群,利用这些功能菌群研制了油茶功能微生物菌肥(冲施型),极大地减少了化肥施用,有效控制土传病,促进了林木健康生长。 四是研发了油茶主要病菌分子检测试剂盒,构建了油茶炭疽病菌等主要病菌巢式PCR检测技术,比常规分子检测的灵敏度提高了1万倍,扩增灵敏度达到10ag。实现了油茶种子、繁殖体、苗木等病害早期快速分子诊断。 五是划分了油茶主要病虫害防控区域,建立了气候因子与各主要病虫害年发生面积的预测预报模型,预测精度在90%以上,实现油茶病虫害防治工作区域化、科学化。 六是研发了油茶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控的3种专用生防菌剂,研制了防治油茶主要病虫害的植物源农药与微生物源农药协同增效的复配剂,提出了其林间使用技术规程,攻克了油茶病虫害生物防控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实现了油茶病虫害的生物防控、生产绿色茶油。 项目分别在湖南、江西、广西、浙江和海南的12个市县推广应用,示范推广区油茶优质果率达90%以上,油茶主要病虫危害控制在8%以下,推广应用面积累计达105万亩,新增利润7.83亿元,取得了质量和效益新突破。 一等奖4项 申报题目 申报人 主要完成单位 铁皮石斛良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斯金平 俞巧仙 朱玉球 叶智根 刘京晶高燕会 张新凤 诸 燕 徐翠霞 杨根元 张爱莲 吴令上 王林华 汪玲娟 史小娟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森宇实业有限公司; 浙江森宇药业有限公司;杭州震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佳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长江上游岷江流域森林植被生态水文过程耦合与长期演变机制 刘世荣 孙鹏森 安树青 张远东 何兴元 江 洪 徐 庆 温远光 史作民 罗传文 马姜明 李崇巍 林 勇 刘京涛 吕瑜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南京大学;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 云杉属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优化创新与繁殖体系的构建 王军辉 张守攻 马建伟 罗建勋 周显昌 安三平 孙晓梅 贾子瑞 欧阳芳群 蒋明 祁万宜 祁生秀 杜彦昌 张正刚 刘林英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科学研究所;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油茶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刘君昂 何苑皞 李 河 宋光桃 周国英 周 刚 李 密 袁德义 袁 军 王慧敏 董文统 王晓玲 李红军 邓小军 苟志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二等奖30项 申报题目 申报人 主要完成单位 重大林木蛀干害虫——栗山天牛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杨忠岐 王小艺 唐 桦 唐艳龙 曹亮明 张翌楠 于艳萍 吕 军 马喜英 姜 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吉林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辽宁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卡特兰属类系统分类、培育与整合利用 王 雁 郑宝强 周 琳 李 奎 缪 崑 郭 欣 陈振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昆明真善美兰业有限公司 重组竹材制备新技术及应用 汪奎宏 李 琴 杜官本 张 建 胡 波 袁少飞 于海霞 雷 洪 曾樟清 周庆荣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林业大学;安吉恒丰竹木产品有限公司;浙江腾龙竹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永裕竹业股份有限公司 红锥遗传改良与高效培育研究及应用 朱积余 蒋 燚 申文辉 卢立华 龙定建 郝海坤 秦武明 刘海龙 曹艳云 刘 秀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博白林场 胶合竹的设计和制造 孙正军 江泽慧 刘焕荣 张秀标 严 彦 倪 林 宋光喃 杨利梅 国际竹藤中心 侧柏重大蛀干害虫植物源引诱剂及应用研究 尤德康 王新花 柴守权 庞献伟 郭一妹 郭文辉 于海英 吴旭东 梁丽珺 马喜英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林业保护站;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丹东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生态防火秸秆复合材料制造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 吴义强 李新功 杨光伟 张新荔 李洪华 孙 坚 刘春明 马开永 卿 彦 左迎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江苏木易阻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仕德(苏州)板业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保丽森实业有限公司;信阳合众人造板机械有限公司 经营单位级森林多目标经营空间规划技术 张会儒 卢 军 李春明 郎璞玫 杨英军 雷相东 张宋智 徐 光 张晓红 刘文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科学研究所 油松人工林生长动态模拟及应用研究 范俊岗 刘 平 魏忠平 王玉涛 叶景丰 陈 罡 田永霞 单志田 王志为 纪鹰翔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沈阳农业大学 道路边坡及裸露山体植被恢复与生态防护技术 朱兆华 徐国钢 周 庆 刘 杰 叶建军 陈晓蓉 高敏化 孙吉雄 程 睿 彭 冲 深圳市万信达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银中杨选育及优质高产定向培育配套技术 张剑斌 沈清越 温宝阳 王福森 赵 岭 张含国 任广英 司海忠 徐连峰 戴玉伟 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新江实验林场;东北林业大学;齐齐哈尔绿源林业科技示范基地;黑龙江省林业技术推广站 竹资源调查3S技术集成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官凤英 范少辉 刘健余 坤 勇 郑凌峰 涂年旺 苏玉梅 黄永南 刘广路 漆良华 国际竹藤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永安市林业局;三明学院 彩叶树种新品种选育及其快繁关键技术研究 俞卫东 巫建华 黄利斌 邱国金 蒋泽平 周兴元 曹仁勇 嵇召勋 史云光 张 敏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绿苑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松脂基功能衍生物的合成与作用机制研究 王宗德 王 鹏 赵振东 宋 杰 范国荣 陈金珠 陈尚钘 卢平英 李新俊 吴丽芳 江西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美国密歇根大学(弗林特);江西麻山化工有限公司 森林火灾发生、蔓延和扑救危险性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 舒立福 周汝良 王明玉 赵凤君 田晓瑞 文东新 刘晓东 杨 光 赵 璠 叶江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京大陆康腾科技有限公司 林木叶蜂天敌姬蜂及对寄主的生理适应性研究 盛茂领 孙淑萍 李 涛 陈国发 章 英 于海英 郭文辉 曹川健 赫传杰 常国彬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非洲菊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 孙 强 林大为 陈 洪 顾梅俏 褚可龙 郁春柳 姚红军 吴 瑾 薛 菊 竺唯杰 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市奉贤区林业署 泡核桃品种资源创新及提质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 陆 斌 施 彬 刘金凤 黄佳聪 李仙兰 聂艳丽 苏为耿 蒋志东 马 骏 熊新武 云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保山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云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大理白族自治州林业技术推广总站;玉溪市林业科技推广站 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改革相关政策问题研究 刘 璨 刘 浩 王焕良 姚顺波 黎家远 张敏新 温亚利 鹿永华 孙小兵 董 妍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四川省财政厅;财政部农业司;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 漆树活性提取物高效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 王成章 周 昊 叶建中 陈虹霞 张宇思 陶 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集体林权改革综合监测评价技术体系研究 陈幸良 陈 巧 吴海龙 赵 荣 李 勇 陈 杰 李 红 夏本刘 周 庆 张海燕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西省武宁县林业局;福建省邵武市林业局;浙江省江山市林业局 松材线虫病病原确立和防控新技术研究与推广 叶建仁 吴小芹 陈凤毛 胡 林 黄 麟 朱丽华 郝德君 柴忠心 丁晓磊 邱秀文 南京林业大学;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生兴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湾优势水果产业提升支撑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 沈立铭 柴春燕 孙志栋 李共国 沈炳法 黄士文 徐绍清 应铁进 张方刚 林 波 余姚市林业特产技术推广总站;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慈溪市林特技术推广中心;慈溪市紫来山庄杨梅开发有限公司;浙江万里学院 山东省木瓜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 曹帮华 公庆党 王相来 梁东田 石 宏 王显福 魏效德 贾 波 张 彤 邵 伟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经济林管理站;泰安市泰山林场 雷竹可持续经营利用研究与示范推广 桂仁意 方 伟 徐慧琴 刘 军 张有珍 刘振勇 庄舜尧 李国栋 林新春 金德宝 浙江农林大学;宁国市林业局;杭州市余杭区林业水利局;临安市林业局;德清县林业局 油茶幼林立体高效复合经营技术 陈永忠 陈隆升 杨小胡 彭邵锋 彭映赫 王 瑞 马 力 王湘南 唐 炜 罗 健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省中林油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浏阳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南方特色木本植物油料全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与产品 李昌珠 林 琳 刘汝宽 李 辉 崔海英 李培旺 周建宏 蒋丽娟 张爱华 吴 红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江苏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生物柴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银杏复合经营系统研究与推广 汪贵斌 曹 林 郁万文 曹福亮 田亚玲 蔡金峰 常伟明 王 峰 陈兴忠 孙晓东 南京林业大学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马广仁 鲍达明 唐小平 熊智平 王志臣 但新球 马洪兵 张阳武 王 侠 姬文元 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清华大学 竹材原态重组材料制造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应用 傅万四 周建波 余 颖 丁定安 张占宽 朱志强 孙晓东 卜海坤 赵章荣 陈忠加 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益阳海利宏竹业有限公司 三等奖32项 申报题目 申报人 主要完成单位 浙西南夏秋季菜用竹笋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 刘跃钧 周成敏 何 林 宋艳冬 王光剑 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泸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景宁县科技开发服务部;丽水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我国林业疫害生物防控标准体系研究 马爱国 宋玉双 赵宇翔 崔永三 董振辉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竹林资源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研究 杜华强 徐小军 韩 凝 周国模 吕玉龙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安吉县林业局;浙江省临安市林业科技推广总站 海岛松材线虫病灾后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技术 吴初平 贺位忠 王国明 沈爱华 陈 斌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舟山市农林与渔农村委员会;舟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浙南山地油茶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及推广 朱国华 葛永金 倪荣新 林昌礼 麻秀新 丽水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青田中野天然植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和县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樟树药用、香料、油用品系定向选育及精深加工利用研究 江香梅 肖复明 罗丽萍 章 挺 胡文杰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南昌大学;江西思派思香料化工有限公司 主要阔叶树种高效培育关键技术研究 黄小春 朱培林 叶金山 龚 斌 谷振军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国营永丰县官山林场;上饶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丰城市天缘花木药材有限公司;国营信丰县金盆山营林林场 麻竹加工剩余物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与示范 吕玉奎 李月文 王 玲 包传彬 陈能威 荣昌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重庆市包黑子食品有限公司;荣昌县林业局;重庆市能威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省森林消防队伍配置规范与火灾应急响应机制研究 茅史亮 舒立福 姚树人 潘颖瑛 王明玉 浙江省林火监测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湖州市人民政府森林消防指挥部办公室 城乡森林氮磷削减理论与群落构建技术 陈伏生 季春峰 胡小飞 袁平成 曹金成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大学 毛竹材用林下多花黄精复合经营技术 陈双林 杨清平 樊艳荣 郭子武 李迎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江山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绿洲边缘林业防护体系生态效益及其对沙尘暴减灾效能研究 杨自辉 方峨天 詹科杰 王强强 郭树江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木竹材高温热处理关键技术与应用 李延军 顾炼百 丁 涛 涂登云 姜志宏 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苏星楠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浙江世友木业有限公司 高含油互叶白千层产业化栽培与加工利用 吴丽君 邱安彬 陈碧华 黄金龙 翁秋媛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森美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美菰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黑戈壁研究 冯益明 王学全 曹晓明 董治宝 郑新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旱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山茶属和木瓜属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 奉树成 张亚利 秦 俊 毕庆泗 宋 垚 上海植物园 林木剩余物快速热解与热解油制备酚醛树脂技术及应用 常建民 任学勇 司 慧 王文亮 王大张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太尔化工有限公司;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廊坊华日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油橄榄良种繁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姜成英 吴文俊 苏 瑾 邹天福 陈炜青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苏沿海盐碱地造林新技术研究与推广 施士争 卢克成 隋德宗 何旭东 王学东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省林木种苗管理站;江苏省盐城市林业站;江苏省南通市林果指导站;连云港市林业技术指导站 长江中下游地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暴发机制研究及可持续防控技术示范 徐福元 陈京元 郭同斌 郝德君 汤 方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徐州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站 干旱区直播密植枣林高效培育技术集成应用 陈奇凌 郑强卿 花东来 王晶晶 姜继元 新疆兵团林业科学技术研究院 低湿滩地适生树种良种繁育及造林新技术推广 殷亚南 叶 军 毛锁云 言燕华 黄 源 镇江市林业和蚕桑工作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泰州市林业技术指导站 亚热带地区枣树坐果剂的研发与应用 王 森 沈 燕 何功秀 吕芳德 陈建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功能森林化学成分高效分离利用理论与关键技术 赵修华 赵春建 路 祺 付玉杰 祖元刚 东北林业大学 八角专用型良种选育及山地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宁德鲁 张 雨 李勇杰 廖永坚 耿树香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富宁县八角研究所;屏边苗族自治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热区主要造林树种无土育苗技术引进 李 娅 庞 静 赵永红 景跃波 李翠萍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云南哀牢山珍稀濒危雉类生态生物学研究 周 伟 李 伟 张 庆 刘 钊 李 宁 西南林业大学 黑龙江省优质工业原料林良种选育及定向培育技术研究 郭树平 沈海龙 祁永会 宋魁彦 苏喜廷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带岭林业科学研究所 小气候条件对林蛙生长发育的调控 佟 庆 崔立勇 王 闯 王长平 杨名赫 黑龙江省合江林业科学研究所 黑茶镳子、西伯利亚花楸等珍贵经济树种集约栽培技术研究 周志权 高 军 叶景丰 宋 光 宁 苓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竹材液化发泡材料制备技术研发与示范 刘乐群 钱 华 张文福 方 晶 刘贤淼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杭州国立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亮月板业有限公司 新疆荒漠林监测技术及方法研究与应用 李 霞 高亚琪 谢 军 张绘芳 师戈里 新疆林业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 (作者:) (编辑: 刘霞)

阅读 3046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江西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 运营:江西林科网
京ICP备05067984号-13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