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qrc
 

绿道不仅是路,更是生态系统之“脉”

媒体:中国林业新闻网  作者:内详
专业号:朱峰 2016/4/29 16:45:42
为了推动落实低碳生态指标与城乡规划相结合,去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推进生态控制线管理立法,搭建生态控制线地理信息平台,严控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边界。其中,城市绿道建设一直是广东省加强改进城市规划的特色工作,根据省住建厅的统计,目前,广东省累计建成绿道逾1.2万公里,新建社区体育公园逾300个。(据4月8日《南方日报》) 所谓“广东绿道”,是广东自2010年开始投入建设,党的十八大后再次打造“绿道升级版”的绿色交通建设。广东绿道网建设注重生态、贴近群众、服务民生、促进发展,上万公里的绿道,串起山、水、城、田、海,成为岭南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目前,广东省累计建成绿道逾1.2万公里,逐步实现绿道串联成网,无疑将为民众提供更加方便、安全、舒适、优美的休闲游憩环境,并提供低碳环保的出行便利。 的确,绿道与普通自行车道、步行道不同,不仅体现在一个“绿”字上,还集生态保护、休闲健身、文化体验等于一体。像广东各地绿道不光是路,更是一条条生态系统之“脉”,串起了沿线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绿道不仅仅是城市景观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在家门口给人们创造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比如市民可以通过绿道以自行车代替开车上下班。 对广大公众来说,大力推进绿道建设,不仅意味着可以拥有顺畅的交通环境,而且可以感受自然风光,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绿道周围的绿色植物可以美化景观,吸收大气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绿道系统还可以维护土地生态平衡,对构建自然保护网络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进一步看,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实践大都专注于绿化隔离带和单个公园的建设,由于城市的无序蔓延,人工绿化隔离带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绿道途径可以将单个公园的建设依托一些线性要素(如城市河流、文化线路、道路系统等)纳入到绿道系统当中,使各个公园的生态效益、游憩效益和历史文化效益得以更好的发挥。比如在南京都市圈绿色空间规划中,在城市尺度范围内,规划了3条绿道并且交叉成网络,包括沿城墙环形绿道、林荫道绿道、内秦淮河绿道。在社区尺度上,则主要是将绿道通过多种手段延伸至社区尺度。 欣喜的是,目前广东各地都出台规划,不断完善绿道建设。如按照计划,2016年至2018年珠海将建设绿道200公里,打造“四纵、两横、二环、六岛”的绿道网络体系,逐步实现全市绿道的串联成网;针对目前英西走廊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英德市交通运输局将加快旅游公路规划建设,建设景区循环路网。同时,利用现有路网,打造自行车与旅客徒步的绿道。目前,该局已与广州设计院启动了12.5公里的样板路规划建设……目前,绿道网已成为广东完整、连续、可达近万公里的绿色生态廊道,有效减缓了开发强度高、人口密集造成的城市热岛效应;联结城市和农村,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从城市向农村延伸;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种新的低碳出行和生活休闲方式,成为居民亲近自然、提升生活品质的新途径;直接带动旅游、运动、休闲、餐饮、商贸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周边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青山绿水留给城市居民。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广东修建兼具休闲、生态、经济功能的绿道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绿色低碳、生态环保蔚为时尚,展现了广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决心和不懈行动。 绿道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体验自然、欣赏自然的机会,为生活在高密度城区的人们提供了户外休闲娱乐和交往的空间,促进了社会和谐。而一个城市的绿道建设完善,慢行系统发达、布局合理,能直接体现出这个城市对居民的人文关怀和平等态度。因此,城市绿道亦多多益善,也冀望各地城市绿道与城市发展同步进行,接驳自然山水,构建绿色生态空间,让人们享受更多的绿色风情,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 沈峰 程汉鹏) (编辑: 刘霞)
阅读 460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江西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 运营:江西林科网
京ICP备05067984号-13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