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qrc
 

研究发现调控飞蝗聚群过程的“双刹车”神经分子机制

媒体:科学网自eLife  作者:侯丽等
专业号:柘珉1 2017/5/9 9:00:44

群聚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动物中。群聚的个体与独居的个体相比较通常表现出显著的个体间协助和行为可塑性以适应多变的生存环境。飞蝗是世界性的重大农业害虫,具有典型的聚群现象。其多种行为特征,如嗅觉行为及运动活性,可在群居型及散居型间相互转变,是研究聚群行为可塑性的理想模型。我国的科学家曾发现嗅觉、多巴胺途径以及非编码RNA都可以调控飞蝗群居型和散居型间的相互转变,但神经调质如何精细地调控群聚动物的行为可塑性仍然是未解决的前沿科学问题。

最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研究组首次报道了一类重要的神经调质分子——神经肽对飞蝗型变中行为可塑性的调控作用,揭示了两个同源的神经肽F,NPF1a及NPF2,通过抑制另一类气体神经调质分子—一氧化氮信号通路(NO signaling),进而调控飞蝗型变过程中的运动可塑性。NPF1a及NPF2以时间及剂量依赖的方式负向调节飞蝗的运动活性。其下游的信号分子——氧化氮合成酶(NOS)在飞蝗脑部集中表达于负责整合感觉与运动的前脑桥区。NOS的表达水平及NO的含量均与飞蝗的行为型变过程紧密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NPF1a及NPF2分别通过各自的受体抑制NOS的磷酸化水平及转录水平,从而抑制飞蝗脑部的NO含量,最终实现对飞蝗型变中运动可塑性的双重调控。该项研究首次揭示了神经肽/一氧化氮信号通路以一种类似“双刹车”的模式来调控飞蝗聚群过程中运动能力的可塑性变化。由于运动能力的改变对于蝗虫聚群和大规模迁徙具有关键作用,这种“双刹车”模式为聚群发生提供了精密的控制机制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项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对飞蝗聚群的理解,而且为研究不同神经调质的互作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文章于3月27日以The neuropeptide F/nitric oxide pathway is essential for shaping locomotor plasticity underlying locust phase transition 为题在线发表于eLife 杂志。第一作者为动物所助理研究员侯丽,通讯作者为研究员康乐和王宪辉。该课题得到中科院先导B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的资助。(来源: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文章链接

NPF/NO通路调控飞蝗型变过程中运动可塑性的机理模型

阅读 414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江西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 运营:江西林科网
京ICP备05067984号-13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