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qrc
 

漫谈青少年之培养教育

媒体:原创  作者:云山油茶
专业号:云山油茶 2024/4/22 14:13:17

漫谈青少年之培养教育

(2024年4月7日)

青少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传承者和推动者,是维系国家强盛不衰的重要力量,是中华民族健康永续的动力和血脉。青少年在社会、国家和民族未来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接受良好的教育是青少年人生中极为重要的课题,而如何给予他们良好的教育更是家庭、学校、社会、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培养教育好青少年是一项伟大的历史性工程,需要各方形成合力,综合施策,系统推进;需要久久为功,代代接力,不懈努力。

我们党和政府、包括社会各方面历来都十分关注和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关心和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为青少年成长成材引领方向,为我们履行培养教育青少年的历史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充分认识到履行这一历史使命的过程是长期的,责任是重大的;要充分认识到成果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锲而不舍努力为之;更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系统、各环节各有其责,应各尽其责、环环相扣、合力为之。只有这样,才能持续见效。

应该看到,长期以来,因为社会在不断发展、情况在不断变化,也为我们培养教育青少年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挑战,需要认真研究并拿出应对之策。新课题、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商场与教育场之间的交织与踫撞带来的挑战。上世纪九十年代,从国外引进的电脑网络游戏(网吧)布满了校园周边,内容充斥着黄色与暴力,有多少青少年和家庭被毁在其中,往事并不遥远,我们还记忆犹新,这是商场的逐利本性对教育场所的渗透和浸蚀。现在是手机的普及,其使用的便利化与过去的网吧相比有过之无不及,只要一机在手无时无处都可用之,娱乐、游戏、短剧以及各种玩家、赌家、卖家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其中不少内容的指向就是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可想而知,一个沉浸在网络游戏、痴迷于手机玩家的青少年,怎么可能不影响学业、不影响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呢?即使是一个成年人包括很多老年人恐怕也难以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和“手机现象”对自己的兴趣、生活和精神的影响,更何况是青少年!还有就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校外各种培训、补习屡禁不止,其利益链条与某些教师的利益紧密相连,对学校正规化教育带来冲击,上世纪九十年代“教育产业”的遗风在某些教师的身上还挥之不去。最近又见多个媒体曝出:“烟卡游戏”又悄悄进入小学校园并迅速流行传播,这无疑会给少年儿童造成吸烟兴趣和攀比心理、厌学心理。可见面对教育场特殊的消费群体,商场和商人可以说是花样翻新、无孔不入,这对我们各方面加强校园苗头性、源头性问题的觉察、引导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上述种种商场对教育场的渗透进而对青少年教育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家庭结构和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突出的变化是三个方面: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城市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独生子女又在独享的优越环境中受到宠爱、溺爱,养成了子女唯我独尊、我行我素和任性、偏执的性格。父母在管教中严也不行,会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宽也不行,会造成子女放任自流,导致父母无所适从。现在放开了生育政策,允许和鼓励生二胎,但客观现实是:许多青年夫妇就是不愿生第二胎,即使是家庭生活条件不错的也拒绝生二胎,使独生子女家庭还在持续不断的增加。二是农村大量的“留守儿童”有增无减,缺乏应有的父母之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据2023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当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是1550.56万个。另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留守儿童(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共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由于父母双双进城外出打工,子女大都由爷爷奶奶管护和照顾,使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的情感交融和关爱,作为隔代亲的上辈不仅是年纪大,而且文化程度很低,管教方式简单,对待自己的孙儿孙女是疼爱有加,心有力不足。这些因素带来最大的消极影响当然是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健康成长。三是离异家庭增多。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离结比高达43.53%,也就是说,在每100对新人结婚的同时,就有近44对夫妻选择离婚,这一数字远高于过去几年的离结比,这其中的原因和对青少年的危害在这里毋庸赘述,不言而喻。最近官媒报道的校园霸凌现象大多发生在留守儿童和离异家庭的孩子,这就是最好的说明。儿童是青少年人生道路上的基石,基石不稳何来大厦之安?

第三,校风与师德中消极因素带来的挑战。应该肯定,从总体上说,我国各类学校的校风和广大教师的职业德道是好的,是可以称赞和信赖的,但也不能否认,在有些学校和教师中确实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消积因素和现象,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主要表现在:一是恋爱风。大学生谈恋爱现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在校园公开化,以后是谈者越来越多,既无外在约束,也无自我收敛。特别是在课堂之外、校园之外和夜间活动,人们都能看到一对对青年男女学生手牵手,肩并肩,含情脉脉,谈笑风生。更让人堪忧的是:在谈情说爱的学生中,有不少学生不能自控而“偷吃禁果”,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曾一度引发“大学校园要不要安放安全套”的社会讨论。我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后考取的大学生,我们这代大学生都是求知若渴,废寝忘食,每当晚上学校图书馆、阅览室都是一座难求,人满为患,谈情说爱是不可想象的事,现在的情况大不一样了。可以想象,一个进入初恋、热恋的男女青年哪能打起精神、集中精力,专注学业呢?二是“攀比风”。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即便不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也比过去好得多,父母又倍加宠爱,总怕自己的子女在学校生活不如人,受委屈,宁愿自己苦一点,也要让子女过得好一点,自信一点,家庭的资助和放任客观上助长了学生相互攀比,他们比的是吃穿用不愁钱,而不是比进步快、学业优。三是极少数师德不正,虽为极少数,但影响恶劣。如校园“性侵”,媒体曾有不少报道,涉及性侵行为的有幼儿园老师,有小学校长,有大学教授、校领导,性侵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不便公开性,在公开曝光的背后还有多少不为人知呢?还有,有的教师、教授并没有专注于教师这一“崇高职业”,而是关注自己如何创收营利,在他们身上似乎看不到让人崇敬的“为人师表”,看到的俨然就是一个十足的商人。上述这些现象虽非主流,但影响力大,破坏力强,不可谓不令人忧虑啊。

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一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竞争就在于对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的力度、措施和实际成效,竞争的实力、耐力和持久力需要依靠一代代优秀的青少年群体去传承和接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和教育青少年又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科学性的跨世纪伟大工程,既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作出长远科学系统的规划,又要各级各类学校切实抓好落实;既要广大教师尽心尽责尽力,不负重托;又要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密切配合;既要立足当前,抓好现实问题的解决,又要防范于未然,及时抓好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研判和源头治理;既要注意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的传授,又要注意青少年道德品格的培养,持续保持校风和师德的纯洁和净化。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和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从教育强国、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青少年培养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青少年培养教育和保护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国家有关部委积极行动,抓好落实。比如,思想政治课(思政课)进校园、进课堂,已成为普通高中的必修课,大中小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正在有序有效推进,开创了新时代各级各类学立德铸魂、立德树人的新途径、新境界;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挂职锻炼,担任村干部,在广阔的农村锤练意志、增长才干,经受考验,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积蓄后备人才;在全国分层级建立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并开展相应活动,同时组织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将其纳入教学内容,按学期作出安排,这无疑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上这些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都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意义。

以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青少年教育的根本任务,“德才兼备”德为先,“德智体美劳”也是德为先,在青少年培养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以德树人?首先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有关“德育”的重要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把阐释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本文试从“政道、孝道、礼道”三个角度就青少年德育问题再谈点个人肤浅认识:

首先,要根植“政道”。政道既是施政方略和方向,也是社会应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公德,它既承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包含着当代先进思想的智慧。王绍光教授的《中国·政道》一书对此有着系统的论述,具有阅读参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新时代政道最鲜明最核心的体现,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行为层面提出了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养教育青少年有着十分重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囯家就无法前进。”他还指出:“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道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中,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他还对青少年提出希望、指明方向:“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广大青少年从小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才能行好“政道”,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和未来治国理政中堪当大任,成为栋梁之材。

其次,要尽好“孝道”。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是我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家庭美德的基本元素。健全的人格需要孝,社会和谐需要孝,国家治理需要孝,社会进步需要孝。孝的本质说到底就是爱,是人世间一种美好情感。有爱就有对父母的孝敬,对朋友的真挚,对社会的奉献,对国家的忠诚。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亲情缺认、友情缺位、爱情缺真的现象,不知恩、感恩、报恩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四二一”家庭结构使娇惯溺爱成为常态,给孝道文化的传承教育带来不小的挑战。这里主要说说对父母之孝。普天之下,古往今来,人人都是父母所生所养,因此,父母对儿女之爱是天生的、无私的、伟大的,是无与伦比和不容怀疑的。父母为儿女可以献出一切乃至生命。也正因为如此,子女对父母的不孝言行,对父母的心理、情感和精神伤害、伤痛也是最大和刻骨铭心的。特别是进入老年人时代的父母更是需要儿女的孝敬来关怀和抚慰。孝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表现在儿女们的一言一行中。其实,父母对儿女并没有过高的要求,他们不需要儿女的钱,也不需要儿女的物,只需要儿女们平时话好听一些,脸好看一些,有空常回家看看,没空回家就打打电话问问寒暖,这就够了。儿女不要嫌父母话多,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这是谁都绕不开的过程,话多是对儿女关爱的表现,也是老年孤独的表现,这需要儿女们的理解。父母老了,很多心理、心情、心结儿女们是很难体会到的,当儿女能够体会得到时,恐怕已经晚了,父母已经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痛惜、悔恨已永远无法弥补。孝还表现在:儿女们事业有进步,让父母开心;儿女们身体康健让父母放心;儿女们平平安安,让父母安心;儿女们小家和美,让父母欢心。千万别让父母为儿女们担心、揪心、痛心、伤心。孝道是需要用榜样的力量去一代一代传承和影响的,父母对下是父母对上又是儿女,都应从自身做起,用真情尽孝,用行动行孝,用榜样传孝,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伴随着人类的繁衍而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最后,要行好“礼道”。中国具有五千年绵延不辍的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美称,中国人也以知书达礼、彬彬有礼而著称于世。“礼道”顾名思义,就是礼仪、礼节、礼式的道理和规制,礼道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十分丰富,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到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对世界文明进步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纵观世界,再看个人,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不讲理的民族一定是个野蛮民族,一个不讲礼的国家一定是个流氓国家,一个不讲礼的个人一定是个无赖之徒。这样的民族不会因此而强盛,这样的国家不会因此而强大,这样的个人也不会因此而强顺。正如古人所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曾几何时,受西方所谓民主、自由和恃强凌弱的“霸道文化”的消极影响,在青少年身上也常有不讲礼道的不良表现。对长辈不敬、对平辈不恭;校园霸凌、火车霸坐,排队霸位;一机在手、旁若无人,礼仪全无;与人交往缺少礼让、谦让、退让;对上阿谀谄媚、对下盛气凌人;过去对少数机关干部有这样的评价: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还有就是任性、争强和情绪化导致家暴、路怒等。这些现象都是和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格格不入的,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格格不入的。中国“礼道”文化精神永远不会过时,非但如此,还应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发扬光大。要从家庭、学校、企业、机关、社会各方面,统筹推进中国礼道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引导青少年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学会人与人之间正确的相处之道和正确的接人待物之道。要把中国优秀传统礼道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使之在青少年中,根之于脑,润之于心,践之于行,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精神家园,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力量。

 

阅读 492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江西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 运营:江西林科网
京ICP备05067984号-13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