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qrc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推动自然保护建设

媒体:中国林业新闻网  作者:内详
专业号:朱峰 2016/11/21 15:28:12

 

云南省是我国最早开始尝试探索国家公园建设的省份。2008年,国家林业局将云南省作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以具备条件的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开展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工作。

中国内地第一个国家公园诞生在云南省,绝不是偶然的,与云南省的资源禀赋、生态区位、社会环境、自然保护基础、旅游需求、自然保护研究力量这些条件有关,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我国物种最多的省份,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被誉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地理的多样性又发育和保存了丰富的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多样性,这些都非常值得保护。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高黎贡山、元阳梯田等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又充满向往的世界级景观资源。

为了保护独特的自然资源,自1958年建立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开始,云南省共建立了162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21个,总面积28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2%,使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85%以上的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毋庸置疑,云南在自然保护区领域取得了巨大成绩,为我国自然保护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又无时、无处不在。云南是典型的边疆欠发达地区,贫困面大,特别是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压力巨大。贫困现象经常和生态破坏如影相随,互为因果,单纯用法律和行政管理并不能完全杜绝非法砍伐、毁林开垦和过度放牧这些现象,也不能解决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难题。自然保护区主要体现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全民利益,对当地的发展也造成了限制。封闭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思路也容易激起周边居民的对立情绪,给自然保护带来压力。如何协调这个矛盾,探索一条既能保护资源又能促进社区发展的路子?国外的自然保护是怎么做的?要保护好资源,又要避免“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就要找出一个获取效益的途径,这个途径必须是可持续的。

普达措国家公园春夏秋冬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体验自然的游憩需求也随之产生。如何让人们享用自然资源而不使环境受到破坏,资源的非消耗性利用无疑是一个选择,因此需要找出一个资源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的保护地模式,探索建立国家公园就成为一种选择。

国家公园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目前已为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国家公园是指大面积的自然或接近自然的区域,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大尺度的生态过程,以及相关的物种和生态系统特性。这类自然保护地提供了环境和文化兼容的精神享受、科研、教育、娱乐和参观的机会。按我们的定义,国家公园是由国家划定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地,旨在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兼有科研、教育、游憩和社区发展等功能,是实现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区域。

由于较好地处理了自然生态保护与资源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国家公园被看作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也是国家进步的象征。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有共同和不同之处,它们是自然保护地的重要类型,其首要目标都是保护自然生物多样性及作为其基础的生态结构和它们所支撑的生态过程。但也有不同之处,自然保护区更强调严格保护,国家公园则尺度更大、层级更高,除了保护,也强调推动环境教育和游憩。

1996年,云南率先引进国家公园理念,开始基于国家公园建设的新型保护地模式的探索研究。毋庸讳言,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国家公园建设确实有发展旅游的动机,但在省政府、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相关专家和国际组织的指导下,一开始就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列为国家公园的优先目标,确立了旅游活动必须服从保护目标,以确保资源不受到破坏的原则。经过近10年的摸索,2006年,云南省政府做出了建设国家公园的部署,并将“探索建立国家公园新型生态保护模式”列为云南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一。省政府成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开展了包括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法规、准入制度、技术标准等方面的专项研究,规划将国家公园建设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湿地景观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的典范,建设成为向公众提供休闲观光和体验自然的最佳场所,实现对具有国家代表性的生物、地理和人文资源及景观的科学保护和开发。

迪庆藏族自治州以碧塔海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国有林场为依托,扩大保护范围,整合建立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2007年6月,普达措国家公园正式挂牌,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的运行,在保护、科研、教育、游憩和社区发展等5个方面发挥出独特功能,为生态脆弱地区保护和发展良性互动作出了有效探索,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普达措国家公园不同于一般的森林公园和其他景区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金沙江东岸的高山峡谷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红山片区,园区内海拔大多在3500米以上,最低2347米,最高4670米,地貌按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盆地、河谷,景观资源富集。园区分布并记载的兽类共有76种,其中包括云豹、黑熊、棕熊、小熊猫珍稀保护兽类20种;分布有黑颈鹤、黑鹳等鸟类达297种;两栖动物13种;鱼类16种,其中包括特有种13种。保护区现有裸子植物22种;被子植物2253种,植物丰富度高达每平方公里160.97种,许多植物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植物,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有974种。这里是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是一个宝贵的基因库。

这里曾经是国有林场,20世纪80年代就停止了森工采伐,1981年建立了碧塔海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中甸林业局组建了森林旅游公司,开发了碧塔海和属都湖景区。此后,这里开展了大众旅游活动,多的时候,上百头牦牛和马匹在这里揽客,随意践踏草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直到2006年挂牌成立普达措国家公园以后,才得到规范管理。国家公园规划中严格限定参观游憩路线,不得离开栈道,把游客约束在较小的范围内,保护了大面积的植被。可以这么说,如果当初没有建国家公园,这里就不是今天看到的这样一片净土了。

身处普达措国家公园,可以感受到这里和一般景区的不同。这里没有兜售、叫卖,没有商店,没有人山人海,一切显得那么宁静、和谐与自然。国家公园是保护强度很高的自然保护地,只允许在特许经营的小范围内开展游憩、科研和环境教育活动,严格控制访客数量,只可以在规定的线路参观和体验,不能采摘,不能踩踏,不能投喂食物,不能放生动物,不能带入植物材料……,总之,保持国家公园的高度自然性,除了照片和美好记忆,什么都不能带走;轻轻地来,悄悄地走,连脚印都不要留下。

(作者系生态学博士、教授级高工、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院长)

(作者: 唐芳林)(编辑: 刘霞)
阅读 164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江西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 运营:江西林科网
京ICP备05067984号-13
基于E-file技术构建